神经精神疾病临床应用基础研究
完成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产生时间:2007-2017

支撑项目(平台):国家973项目(2009CB918300)、国家863项目(2006AA02Z19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505700)、神经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参与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所属学科:临床医学

主要贡献者:谢鹏 、李琦、郑鹏、周新雨、周婵娟、程可

成就简介:1.首次回答快速识别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难题,为脑出血诊治提供广阔前景 2.抑郁症临床研究提出成人与儿童用药差异,纠正全球儿童青少年抑郁用药认识误区 3.首次构建人源化抑郁无菌鼠模型,提出抑郁发病新机制

  主要贡献者谢鹏,重庆医科大学教授,“973”首席科学家,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在卒中和抑郁症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获201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发表在The Lancet, Molecular Psychiatry,Stroke等杂志,共计SCI论文210余篇,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代表性成果主要有:
  1.关于卒中的研究:破解快速识别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重大难题,为脑出血诊治提供了广阔前景
  谢鹏教授在Stroke杂志上提出预测脑内血肿扩大的三种CT征象“Blend Sign”“Black Hole Sign”和“Li Qi Island Sign”(均由中国人命名),最后一征象也是建国以来首个以中国人名命名的神经科征象。新征象不仅被国际影像学网站(Radiopaedia.org)开设新词条,也被《Practice Update》和《Expert Review of Neurotherapeutics》收录,指导全球医师实践,还被国际多中心大型临床实践(ATACH-II试验)广泛应用。脑出血微创治疗优于传统开颅手术和药物治疗的循证研究结果已被收入美国、韩国和中国医学指南。
  2.关于抑郁症的研究:
  2.1通过机制探讨再到临床研究,首次纠正全球儿童青少年抑郁用药的认识误区
  谢鹏教授经青幼抑郁模型鼠代谢组学研究,发现成年和青幼年抑郁发病机制存在巨大差异(Molecular Psychiatry,2018),并经临床循证研究证实大部分抗抑郁剂对儿童青少年患者无效,且可能增加自杀风险(The Lancet 2016),对全球现普遍用抗抑郁剂减量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提出了异议。该成果被国际130余家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影响力Altmetric高达1532分。美国FDA和英国MHRA也发出了儿童青少年慎用抗抑郁药物警示。被提名人提出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是心理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最佳选择(World Psychiatry,2015)。系列成果已被收入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国家医学指南。
  2.2.首次构建人源化抑郁无菌鼠模型,提出抑郁症发病新机制
  通过将抑郁症患者大便喂饲无菌鼠的方法成功构建了人源化抑郁鼠模型,首次证实病人抑郁表型可向动物传递,提出了肠道微生物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新机制(Mol Psychiatry 2016,)。发表一年多来,已为Cell,Nature Neuroscience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等杂志他引120余次,成为2017年高被引用论文。该成果被新英格兰杂志旗下NEJM Journal Watch评为2016年改变医疗实践的论文,主编以UpToDate形式向精神科医师推介这一新进展。”Cell”杂志评述:该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紊乱在促发抑郁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为治疗抑郁障碍寻找新方法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