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参与单位:浙江大学

所属学科:临床医学

主要贡献者:李兰娟、舒跃龙、管轶、冯子健、袁国勇、高福、袁正宏、王宇、余宏杰、王大燕、高海女、王辰、郑树森、杨仕贵、杨维中、曹彬、陈鸿霖、李群、朱华晨、周剑芳、刘翟、高荣保、吴南屏、胡芸文、姚航平、张曦、俞亮、郑书发、吴凡、卢洪洲、王嘉、夏时畅、崔大伟、白天、梁伟峰、林赞育、武桂珍、揭志军、郭静、杜启泓、盛吉芳、刁宏燕、向妮娟、杨益大、赵翔、汤灵玲、邹淑梅、余斐、朱丹华

成就简介:该项目创立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快速识别、监测预警、临床救治和公共卫生决策的新技术体系,创建了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的中国模式,2013年成功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获世界卫生组织评价“堪称国际典范”。

  新发传染病始终是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胁和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2003年SARS的惨痛教训记忆犹新。为了有效应对新发传染病,该团队在确认感染源、明确发病机制、开展临床救治、研发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创建了新发传染病防治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
  2013年,长三角地区突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造成社会恐慌,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该团队立即开展顶层设计和协同创新,取得众多原创性成果,成功防控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5天内迅速发现并确认了全新的重配H7N9禽流感病毒,在国际上首次报道活禽市场是人感染H7N9 禽流感的源头,首次揭示病毒的关键基因突变促使病毒从禽向人跨种传播,成果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上头版头条发表,为政府决策、干预活禽市场、控制传染源提供了科学依据,防止了疫情迅速蔓延。
  及时总结临床诊治成果和经验,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 Engl J Med,首次向全球揭示人感染H7N9 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首次揭示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风暴,系统地提出了“四抗二平衡”治疗策略,同时针对国际上一直缺乏有效清除细胞因子风暴治疗手段的问题,根据李氏人工肝能清除肝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原理,创造性运用李氏人工肝清除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的“细胞因子风暴”,显著降低病死率。
  37岁患者曹某是全国首例极度危重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入院时休克,血压低,两肺均为白肺,病情极其凶险,随时可能死亡。团队立即运用“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和李氏人工肝治疗技术,迅速清除炎症因子,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同时严格控制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经过5天5夜的抢救,患者奇迹般地度过了生命难关。这是一次“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和李氏人工肝技术效果的完美展现,为全球提供了重症传染病救治新技术,成为国际标准。
  在病原发现后两天内,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核酸诊断试剂盒,首个获得人感染H7N9检测试剂盒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推广至全国30多个省市,为早期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挥重要作用;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人感染H7N9病毒疫苗种子株,打破了流感疫苗株必须依赖进口的历史。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新发传染病防控史上第一次利用自主创建的“中国模式”技术体系,成功防控了在我国本土发生的重大新发传染病疫情,不仅避免了类似SARS的悲剧重演,还在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中取得卓越成效,贡献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世界卫生组织评价堪称“国际典范”,成为领跑者,研究成果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