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源工程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产生时间:2009

支撑项目(平台):上海光源

参与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所属学科:核科学与技术

主要贡献者:徐洪杰,赵振堂

成就简介:上海光源大科学装置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加入了世界级的同步辐射俱乐部,为生命、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及高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不可替代的先进研究平台,促进了我国相关领域高水平成果产出的显著增长。

      基于加速器物理与X射线同步辐射方法学原理发展建设的上海光源是一台高性能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通过低发射度储存环、2Hz增强器和单束团直线加速器的5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创新,建成了整体性能水平进入国际领先行列的上海光源,使我国光源亮度提高了4个量级。它是我国止建造的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之一,它可为我国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团簇物理、化学、医学、药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以及微电子、医药、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诊断和微加工等高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不可替代的先进实验平台,每天能容纳数百名来自全国或全世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这里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
      上海光源重大科学工程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入选中科院“十二五”二十五项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之一。上海光源至2017年12月接待用户20129人(包括:高校、研究所、医院和公司共计462家单位,2297个研究组)。用户利用上海光源研究成果发表SCI一区论文1100余篇,其中Nature、Science、Cell论文77篇,运行指标和成果产出居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其中用户成果转录激活样效应蛋白特异性识别DNA的结构机理研究,是《Science》杂志评选出的2012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基因组的精密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并被选为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用户成果“甲烷高效转化研究获重大突破”和“首次获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入选201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用户成果“发现外尔半金属”入选美国物理学会2015年标志性进展、2015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于2017年入选《物理评论》125周年49篇精选论文。三重简并费米子入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用户成果“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结合内吞体受体NPC1的分子机制”,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一种新的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这种新型机制与之前病毒学家们熟知的四种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都大为不同,成为近年来国际病毒学领域的一大突破。上海光源高效运行、开放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了支撑科技发展的平台作用,大幅提升了我国在蛋白质结构、凝聚态物理、新材料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能力,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上海光源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