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诊早治及复发转移的基础与转化研究
完成单位:复旦大学

产生时间:1970-至今

支撑项目(平台):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

参与单位:复旦大学

所属学科:临床医学

主要贡献者:汤钊猷、樊嘉

成就简介:肝癌研究所在肝癌的早诊早治及复发转移的研究中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国际首次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并建成“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率先创立了肝癌转移复发综合防治体系,首次创立了肝癌早诊、复发预测的新技术

依托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在汤钊猷院士和樊嘉院士的带领下,针对肝癌“发现晚、预后差”等一系列难题,潜心钻研,刻苦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极大地改善了肝癌病人的总体生存。成果如下:国际首次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20世纪70年代,国外虽发现甲胎蛋白,但未证实对肝癌有早诊价值。团队经十几年探索,首创甲胎蛋白动态分析作诊断,用局部切除代替肝叶切除使伴肝硬化小肝癌能安全切除,再对术后无症状复发转移行再切除,使5年生存率倍增,使肝癌由不治之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成果获1979年美国纽约癌症研究所金牌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小肝癌的理论与实践用于大肝癌的缩小后切除,实现了不能切除肝癌5年生存率零的突破,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国际首次建成“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 解决肝癌“早诊早治”后,为进一步提高疗效,20世纪90年代起,团队启动了肝癌转移复发研究的世界难题。为解决癌转移研究平台,团队发展了“种子与土壤”学说,首次建成不同转移潜能和靶向的人肝癌模型系统。成果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通过肝癌转移研究,首次发现肝癌转移基因改变在原发瘤阶段即已存在;发现癌旁炎症免疫微环境失衡促转移;提出了“转移潜能始于原发瘤,受微环境炎症免疫影响”的理论,提示肝癌转移复发需早期防治。成果获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率先创立了多模式肝癌转移复发综合防治体系团队在国际上最早开展门静脉癌栓治疗及机制研究,开创外科切除取栓结合门静脉持续化疗等综合治疗技术,使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晚期肝癌由不可治变为部分可治;通过多中心回归分析提出“复旦标准”,将单发肿瘤直径提高至9厘米,使符合肝移植适应证的肝癌病人扩大约40%,按此标准进行移植后3年生存率80%,与米兰标准相当;率先提出肝癌肝移植术后转移复发的综合防治策略,该策略在国内外25家肝移植中心推广,使超过米兰标准的肝癌病人肝移植术后2年生存率从53.9%提高到80.6%。该系列成果获得2008年及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次创立了肝癌早期诊断、复发预测的系列新技术并临床转化    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缺乏预测标志物。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检测肝癌术前外周血具有干细胞特征的CTC,并证明能预测术后复发,成功研制了循环肿瘤细胞全自动分选仪原型机;建立了基于7个miRNA的肝癌早诊模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80%,准确性达88%。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检测试剂盒已完成多中心临床验证,通过CFDA认证并应用临床。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