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
完成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

参与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所属学科:生物学

主要贡献者:吴珍芳,王爱国,罗旭芳,胡晓湘,张守全,蔡更元,李紫聪,徐利,黄瑞森,严尚维

成就简介:项目通过种猪新配套系选育和技术创新,开发出系列猪育种关键技术,培育出8个专门化品系和2个配套系。开展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为稳定我国猪肉市场供应和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项目创新了瘦肉型种猪分子育种、遗传评估和性能测定技术、体细胞克隆等扩繁和养殖技术,创建了中国瘦肉型种猪四系配套育种新体系,培育了两个四元杂交高效瘦肉型猪配套系,打破了我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困境,项目成果已在全国30个省份推广应用。该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
       1.建立了一套种猪育种关键技术。提出和修订了部分种猪性能评价指标,建立了种猪主要选育性状的性能测定和基于BLUP遗传评估方法,自主开发了育种分析软件,应用多项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种猪常规选育结合分子标记的育种关键技术。
       2.培育了两个高效瘦肉型猪新配套系。突破了皮特兰种猪资源的评价和利用瓶颈,解决了多性状间平衡育种和多元杂交产品整齐度等问题,选育出8个种猪专门化品系,并创新性地培育出两个四元杂交新生产模式的种猪新配套系;与市场上三元杂交优良瘦肉型种猪相比,主要生产性状平均杂种优势提高5%~8%,生长速度加快5%~6%,料肉比降低6%~8%,瘦肉率增加7%~8%,与国际先进水平持平,大大减少了对国外种猪进口的依赖,提高了我国肉猪的生产效率。
       3.研创了一批猪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持续开展种猪育种技术创新,发现了21个与生长、肉质、繁殖等性状相关的新分子标记,鉴定了21个与生长性状、12个与肉质性状、31个与繁殖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并在育种实践中进行了大量利用。
       4.培育的新配套系得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自两个新配套系种猪审定以来,已在全国26个省(市)得到大面积推广,累计出栏商品肉猪近3500万头,产值500多亿元;仅近3年来,累计出栏商品肉猪2117.5万头,产值330.47亿元。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