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
完成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支撑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水稻育性的分子控制(2006 -2010),2005CB120802;国家973项目课题,水稻优良品种的分子设计研究(2013-2017),(2013CBA0140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水稻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定位与克隆(1998-2000);国家基金面上项目,籼粳稻杂种花粉不育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2002-2004),30170495 支撑平台: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

参与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所属学科:生物学

主要贡献者:刘耀光,罗荡平,王中华,龙云铭,唐辉武,陈乐天,郭晶心,张群宇,沈荣鑫,陈远玲,祝钦泷,赵秀彩,,徐虹,刘振兰,谢勇尧

成就简介:杂交稻育种与应用是我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育性控制是杂交稻育种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系统地揭示了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性和杂种不育性的分子机理,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引用。

育性发育是高等植物繁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作物杂交育种生产的遗传基础。杂交稻的培育与大规模应用是我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育性控制是杂交稻育种的关键科学问题,阐明其分子遗传机理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项目围绕杂交稻育性遗传控制的关键问题,包括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和杂种不育与亲和性的分子遗传基础,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发展了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和促进了杂交育种实践。(1)克隆了杂交稻最广泛应用的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基因WA352及其育性恢复(RF)基因Rf4,揭示了植物孢子体型CMS/RF系统的分子作用机理。克隆了野败型不育基因WA352;发现Rf4存在多种等位变异分化。揭示WA352蛋白和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COX11互作控制绒毡层提前降解产生雄性不育;Rf4和另一恢复基因Rf3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WA352功能而恢复育性。首次提出了“植物CMS/RF系统不同层次的核质互作控制不育与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阐明了WA352基因的起源进化机制。发现的不育基因和恢复基因被用于杂交稻育种,提高了育种效率。成果被评述“在作物杂交育种和发展育种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克隆了粳型杂交稻利用的包台型CMS基因orf79及其恢复基因,阐明了植物配子体型CMS/RF系统的分子作用机理。发现orf79编码一个细胞毒素膜蛋白,其在花粉特异积累导致雄性不育;揭示恢复基因座Rf-1是由2个编码PPR蛋白的基因Rfla和Rflb组成的复合座位;发现RF1A和RF1B蛋白分别以位点特异切割和完全降解orf79 mRNA 的不同机制恢复育性。被评价为“提供了植物核质互作的分子机制的新视点”。(3)克隆了控制籼粳稻杂种雄性不育的基因Sa和Sc,以及亚洲稻与非洲稻杂种不育基因S1。发现Sa是由2个相邻基因SaM和SaF组成的复合座位,揭示出此类复合座位是控制植物杂种不育的普遍性分子遗传基础。发现SaM和SaF通过互作控制籼粳杂种不育与亲和性。发现Sc和S1座位的复杂结构变异对物种分化中生殖隔离的重要作用。首次在植物为经典的生殖隔离进化Dobzhansky–Muller模型提供了分子证据。发展了在杂交育种克服杂种不育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被评论为“在植物杂种不育机理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项目在Nat. Genet, Cell Res, PNAS, Mol. Plant, Plant Cell, Annu. Rev. Plant Biol.等发表相关论文30多篇,总他引1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成果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5篇专题文章评述,被“F1000”评论5次,入选科技部973计划十周年纪念活动代表性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1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项目成果被多家育种单位应用并培育出杂交稻新品种。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