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的干预:筛查,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研究
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支撑项目: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0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60101,81360093,31360218),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7PT32012) 支撑平台: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参与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所属学科:临床医学

主要贡献者:陈萍、龙桂芳、赵劲民、林伟雄、李敏清、陈文强、李卫、李树全、何云燕、罗建明、赖柯彤、肖璇、丘玉铃、杨德寨、庞丽红、苏承武、石凌、杨冬梅、韦世录、朱恒莹

成就简介:创建地中海贫血干预技术,实施大规模人群干预,避免重型患儿出生。成果的推广应用带动国内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促进政府颁布防治计划,在广西和南方十省市实施地中海贫血防控,极大地降低了出生缺陷,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并带来深远影响。

  地中海贫血是危害严重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地中海、东南亚和中国南方地区等地。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或于妊娠晚期死亡,或出生后依赖输血及去铁剂,治疗费用高达上百万元,且死亡率极高。地中海贫血是出生缺陷的主要病因,严重影响人口素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人群筛查和产前诊断等干预可避免重型患儿出生,而相应的技术是实施干预的关键。
  本项目自上世纪70年代开展地中海贫血的防治研究。历时近43年,获系列创新性成果:1.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地中海贫血筛查、基因诊断到产前诊断的干预技术并推广应用,实施大规模人群干预,避免重型患儿出生。2.创建多色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多个基因大片段缺失和点突变的同时检测和基因分型,快速,高通量和准确地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3.发现珠蛋白基因04.jpg-158C>T突变导致nd-HPFH,05.jpg-158突变纯合子和04.jpg-196突变合并α地中海贫血,04.jpg-225 -222缺失和05.jpg-158突变复合Hb E,nd-HPFH明显减轻地中海贫血的贫血症状等,阐明nd-HPFH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影响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特征。4.发现和明确ARHGAP18基因和Hb F正相关,从细胞水平验证敲减ARHGAP18基因能促进γ珠蛋白基因表达上调,Hb F表达增加,阐明Hb F持续存在的机制,为地中海贫血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项目共实施63万余人次的地中海贫血干预,避免了3000多例重型患儿出生。项目成果推广至国内部分省市和广西各地,通过培训医技人员,技术推广和技术支持,带动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至目前主要推广应用单位已实施155万余人次干预,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研究促进了政府高度重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颁布地中海贫血防治法规提供了科学、详实和可靠的决策依据。2010年广西政府实施“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至目前共完成614万人次干预,避免了13775例重型患儿出生,以地中海贫血为主要病因的出生缺陷由2009年的21‰降至10.83‰。201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按照广西的干预模式启动南方十省市地中海贫血防控全覆盖项目,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项目发表论文122篇,主编《血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病》等专著。所在学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广西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等,推动了人才培养和相关研究深入开展。
  项目完成单位作为发起人之一,联合16个国家和地区,自2004年成立“Asia Net work for Thalassemia Control”,与“一带一路”沿线地中海贫血高发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密切交流,在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国家影响力。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