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
完成单位:清华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

参与单位:清华大学

所属学科:核科学与技术

主要贡献者:王大中,董铎,马昌文,林家桂,郑文祥,吴元强,高祖瑛,张达芳

成就简介: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于1989年建成运行,是我国自行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先进核反应堆,具有良好的固有安全特性,可以实现“以核代煤”解决城市集中供热并有多种应用前景。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低温核供热堆技术, 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已于1989年建成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产业规模的200兆瓦低温核供热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是我国自行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先进核反应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于1986年开始建造,于1989年11月11日反应堆正式临界启动,12月19日一次成功地完成了72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实验。其后在1991年9月取得了热电联供运行成功,1992年8月取得了低温制冷运行成功。在国家核安全局和国家环保局的主持下,国内一百多位各方面的专家对5兆瓦堆进行了安全审评工作。低温核供热堆采用先进的反应堆安全原理和一系列先进技术,包括反应堆一回路采用一体化布置、全功率自然循环冷却、自稳压设计、控制棒水力驱动和非能动安全系统等,具有良好的固有安全特性,从而达到先进反应堆的更高安全标准,并实现系统简化以达到经济上的竞争力。低温核供热堆为解决我国北方城市能源供应紧张、运输负担过大、环境污染严重而发展,可以实现“以核代煤”解决城市集中供热。低温核供热堆有多种应用前景,可以为各种用户,如区域热网、大面积空调、海水淡化厂和其它工艺过程等提供热水或工艺蒸汽。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及低温核供热研究共获得国家、部委以上科技成果奖17项,其中“反应堆控制棒步进式水力驱动系统”获199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兆瓦低温供热试验堆”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授权专利14项。5兆瓦低温核供热反应堆启动运行和通过鉴定被《科技日报》编辑部分别评为1989年和1990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并被评为1990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低温核供热堆被列为5项有代表性的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科技成果之一。1996年,低温核供热技术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