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花岗岩成因、地壳演化及成矿规律研究
完成单位:南京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内生金属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参与单位:南京大学

所属学科:地质学

主要贡献者:徐克勤,郭令智,王德滋,胡受奚,周新民,徐夕生,王汝成,舒良树

成就简介:揭示了华南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大陆地壳演化的密切关系,将华南花岗岩分为陆壳改造型和同熔型,解决了花岗岩成岩成矿动力机制和赋存空间的关键问题,建立了不同时代、不同成因花岗岩类的成矿专属性。

  花岗岩是构成大陆地壳的基础,在地壳形成和演化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华南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岗岩及相关矿产十分发育。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以往长期研究基础上,瞄准国际重大学术前沿,对华南花岗岩的成因类型、物质来源、形成机制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1980年,徐克勤提出华南花岗岩的两个主要成因类型——“同熔型”和“改造型”,并很快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地学界普遍认为,它可与当时国际上流行的Chappell和White提出的I型、S型,以及日本矿床学家石原舜三提出的“磁铁矿系列”和“钛铁矿系列”花岗岩分类方案相提并论,鼎足而三。1982年,由南京大学牵头申报的“华南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规律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2年10月,南京大学主办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国际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在国际花岗岩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涂光炽院士认为“这次会议集花岗岩研究之大成,毫不逊色于国外召开的学术会议”。
  1995年起,针对国际花岗岩研究进展和华南地域特色,华南花岗岩研究的重点转向花岗质岩浆形成的构造背景、岩浆作用过程、花岗岩形成与地壳演化、花岗岩成矿系列等等,而华夏地块约占华南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关键地区。南京大学针对这些重大问题继续实施综合研究,首次建立了华夏地块中生代花岗岩成因的两阶段消减—伸展模式,阐明了特提斯—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关系,确证了华夏地块晚中生代伸展构造背景,解决了花岗岩成岩成矿动力机制和赋存空间的关键问题,深入揭示了壳幔相互作用、岩浆混合作用与花岗岩成因的“物源”关系,以及大规模花岗岩浆形成的“热源”问题。2017年,南京大学申报的“华夏地块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研究”成果再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该项研究成果是我国地质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涉及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等多个领域。该研究从根本上确立了华南多时代多旋回花岗岩体系;发现和总结了华南多时代花岗岩的继承、演化和发展规律,并把花岗岩形成与地壳演化有机联系起来;揭示了华南多时代花岗岩类与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关系,阐明了花岗岩的成矿效应;深入探讨和系统划分了华南花岗岩的成因系列和成因类型。因此,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在花岗岩学术前沿上不断取得了理论创新,而且为寻找和开发相关矿产资源提供了科学指导依据。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