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二可院士个人先进事迹
完成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

参与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所属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主要贡献者:毛二可、龙腾、吴嗣亮、高梅国、曾涛等

成就简介:创立北理工雷达所,攻克雷达领域多个重大难题,获国家发明奖8项;探索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之路,创办理工雷科公司并成功上市;为我国武器装备系统建设、军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产业化及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矢志不渝党的事业:毛二可院士于1951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立志献身科学、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终身。从此,毛二可不改初衷,屡次在入党申请书中表示:“党的事业就是我奋斗的方向”。六十多年来,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投身教育科研事业,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2006年,在庆祝建党85周年之际,原国防科工委党组决定,对毛二可院士及其领导的科技团队进行表彰,授予“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并号召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全体职工向他们学习。
锐意进取科技创新:在科研中,毛二可院士带领团队,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他总是从国防事业的实际需要入手,结合国际最前沿学术动态进行科学研究,并力争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国防与经济建设中。1964年,毛二可院士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部大型战略相控阵雷达(7010),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雷达杂波抑制领域研究,对我国雷达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等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87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上世纪90年代,毛二可院士根据雷达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国防事业的实际需求,提出新体制雷达和实时信息处理新方向,带领团队在脱靶量测量、高分辨雷达、实时信息处理等方向持续开展20多年创新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甘为人梯培养人才:在团队中,毛二可院士确定了科研与育人相结合的发展理念,理论和技术创新并重的科研方式,“团结、拼搏、创新”的团队文化,以及“凝聚人、培养人、宽容人”的育人方法;培养了以龙腾、吴嗣亮、高梅国、曾涛为代表一大批学术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优秀青年人才,2015年毛二可院士及其团队获工信部首届“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团队已为国家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000多名,指导的学生中已产生了2名院士:樊邦奎院士和王沙飞院士。
成果转化体制创新:毛二可院士及其团队成功探索了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之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军民融合发展;根据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决议,基于中关村1+6政策先行先试,2009年毛二可院士以七十五岁高龄推动创办理工雷科公司;将军用雷达与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研究成果成功转化,研制了地基SAR、机载微型SAR、近空小目标监视雷达等多种民用雷达和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为减灾防灾、交通安全、防恐维稳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核心技术支撑。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