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微生物净化增强技术新方法及应用
完成单位:南京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国家863重点课题:年处理150万吨维生素C废水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开发【2009AA033003】;江苏省重大支撑项目:基于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的生物强化技术研究【BS2008006】;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高活性填料研制及其新型生物膜反应器模块开发【BY20101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化学法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应用基础研究【59278339】;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一体

参与单位:南京大学

所属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要贡献者:任洪强(南京大学),郑俊(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孙佩石(云南大学),耿金菊(南京大学),吕锡元(江苏三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丁丽丽(南京大学)

成就简介:项目突破了生物治污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全程增效微生物净化系统解决方案,在23个省(市)106个重要工程中成功应用,引领了我国生物净化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生物治污行业技术进步,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生物增强技术涉及微生物的活性促进、生长繁殖促进、滞留促进、功能菌群定向选育、系统控制等综合性能的提高,是实现生物治污工程增效或升级提标的共性关键技术。本项目在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大课题等13项科研项目的支持下,经历了19年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工程示范积累,发明了适应我国生物治污工程增效、提标升级需求的微生物强化新技术,并实现了整体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推广。
  (1)发明技术增效显著。新型活性填料:挂膜时间缩短20-30%,生物量增加25-37%,净化能力增强21%-32%;新型生物反应器:启动时间缩短30-50%,净化负荷提高32-41%,稳定期延长1.5 倍以上;新工艺:净化负荷提高150-400%(恶臭气体)、55-90%(废水),综合投资降低15-20%,直接运行成本降低20-35%。
  (2)成果获授权有效核心发明专利 36 项(含美国发明专利2 项)、授权有效实用新型专利10 项,形成了涉及微生物/反应器/工艺全程增效的污染物净化实用工程技术专利群;获国家或省环保优秀(示范)工程3 项、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4 项;研制出12 个系列产业化关键装备和产品,获国家级(火炬)新产品6 项、获省级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9 项;参编国家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4 项;在Water Research、Bioresource Technology 等期刊发表SCI 论文49 篇,出版专著4部;鉴定成果8 项,均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关键核心技术成果曾获教育部和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共3 项及全国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1 项。
  (3)成果在江苏、浙江等 23 个省(市)106 个制药、化工、发酵等废/污水处理和低浓度恶臭气体净化的重要工程中成功应用,累计减排氮磷总量6.73 万吨/年,减排COD 总量126.5 万吨/年,体现出显著的工程示范引领作用,为实现我国污染物减排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近3 年实现新增销售10.55 亿元、新增利税3.57亿元、增收节支3.06 亿元,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形成了工程设计、反应器制造、工程承包、技术服务的产业集群和产业技术创新链,引领了我国生物净化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生物治污行业技术进步。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