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鱼类营养研究与高效环保饲料的研发和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参与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所属学科:水产

主要贡献者:麦康森

成就简介:构建海水养殖鱼类代表种的基础营养参数公共平台,成功开发鱼粉替代技术、微颗粒饲料配制技术、饲料和食品安全以及水产品品质调控技术,在科研成果集成、高效无公害饲料产业化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构建海水养殖鱼类代表种的基础营养参数公共平台。构建代表种大菱鲆、大黄鱼、花鲈、军曹鱼和石斑鱼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参数数据库,开展分子营养学研究,开发精准营养调控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精准饲料配方设计奠定基础;(2)鱼粉替代技术。开发新型非鱼粉动植物蛋白源,构建了水产饲料主要蛋白原料数据库并发掘了若干调控水产动物蛋白沉积的代谢调控机制,开发营养拮抗因子去除、平衡必需氨基酸和无机盐、改善饲料适口性、微生物发酵等一系列技术有效提高非鱼粉饲料蛋白源的利用效率,使我国海水鱼饲料中鱼粉平均含量降低20%以上;(3)微颗粒开口饲料配制技术。率先开展海水仔稚鱼的摄食行为、营养生理和消化生理研究,集成超低温冷冻技术、三级超细粉碎与抗静电技术、微胶囊、微包膜和微粘合技术成功开发微颗粒开口饲料,产品质量和养殖效果达到或超过进口同类产品,有效降低成本30%以上;(4)饲料和食品安全以及水产品品质调控技术。开发水产专用诱食剂、酶制剂、氨基酸、微生态制剂、免疫增强剂等系列水产专用的饲料添加剂,确定了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最低限量,逐步研发成功无公害、无残留、低污染的新型绿色水产专用饲料。同时配合无公害水产饲料GMP生产管理技术体系构建与推广,建立饲料企业生产管理溯源体系,保证水产饲料的安全生产。此外,基本阐明大黄鱼等养殖鱼类品质形成机理,开发相关的营养调控技术,保障养殖产品的食品安全,提升产品营养品质。(5)科研成果集成、高效无公害饲料产业化推广和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结合,研究成果已在全国范围内主要水产饲料企业转化推广,并出口东南亚等国家,成果转化累计创造产值600亿元,并且通过集成示范、推广,使我国水产饲料普及率提高到65%以上。培养了百余名研究生,为高校和企业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等高层次研究开发人才。(6)教学、科研成果及奖励。
主要贡献者麦康森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长期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攻关)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加政府间国际合作计划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7部,主讲《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获国际奖1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0项。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