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国家高程基准
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5762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488007)、重新确定我国高程基准的研究(1976年中国东南部地区精密水准网平差委员会确定的研究任务)

参与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所属学科:地理学

主要贡献者:陈宗镛,郑文振,左军成,于宜法,黄祖珂,汤恩祥,黄立人,王骥,周天华,陈特固

成就简介:国家的高程基准必须科学、稳定,它对我国涉及测量、制图和国土开发利用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项目组统一了十余种旧高程系统,提出了稳定精确、科学实用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确定了“中国海拔”。

一个国家或地区必须确定一个统一的高程基准面。它对从事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涉及测绘、制图、河川整治、防洪、防潮(沿海风暴潮)、海岸带开发利用、地震监测、地壳升降以及监测海面长期变化等科学研究是必要的基准。1976年,为了满足经济、国防建设的需要,全国一等水准布测会议提出确定科学和稳定的我国高程基准的研究任务。确定高程基准的实质就是研究我国沿海各主要验潮站平均海面的分布及其变化,它是物理海洋学、特别是潮汐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陈宗镛及其合作者以及上百名测绘战士,从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到广西白龙尾沿海,踏遍祖国万里海疆,历时10年,经过联测,首次获得了20245个固定水准点的精确高程值。在系统考证、详尽整理的中国沿海42个主要验潮站的资料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沿海海平面南高北低的趋势,确定从青岛验潮站水尺零点起算的2.429米高度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项目组还精确给出了自建国以来分别采用的十余种基准面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控制并统一了全国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被认为是“比以往的旧高程系统更稳定精确,科学实用,由之确定的国家一等水准网的布设规模和实际精度均达国际水平”。1987年5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测绘局向全国公告,全面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了统一的高程基准,成为我国测绘、制图、防洪、防潮、地壳升降监测等都必须采用的高程基准。
国家高程基准的确立以及海平面变化研究的深入,取得了一些重大贡献和创新性成果:“中国沿岸现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应用研究”,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5国家高程基准和用流体动力水准联测海南岛高程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沿海月均和年均相对海面的机理和预报的研究”,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等。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