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植入假体3D打印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
完成单位:北京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北京市脊柱疾病治疗与研究重点实验室

参与单位:北京大学

所属学科:医学

主要贡献者:刘忠军

成就简介:围绕金属3D打印植入假体在骨科领域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研发出多项原创性产品和相关手术技术,解决多项世界性疾病治疗难题,使我国在3D打印技术骨科应用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

  近年来金属3D打印技术为骨科疾病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遇。北京大学刘忠军教授带领产、学、研交叉学科团队在该技术问世之初便敏感觉察到其潜在价值,不失时机地深入探寻,并准确把握住3D打印金属植入假体所具备的形状及微孔结构可任意设计的两个优越特质进行系统性研究,较早将3D打印钛合金微孔植入假体用于骨科疾病的手术治疗,成功研发出髋关节髋臼杯、脊椎人工椎体及颈椎椎间融合器等3项国内最早注册上市(目前仍为仅有)的3D打印骨科植入物产品,并于2014年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应用个体化人工椎体置换治疗脊柱肿瘤的手术,率先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临床及基础研究论文,成为个体化3D打印植入假体在骨科领域应用的开拓者和引领者。随着3D打印微孔钛合金假体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多项“世界首例”采用定制化假体进行脊柱肿瘤手术治疗的成功,使骨科疾病治疗的若干世界性难题得到解决,也使我国在3D打印技术骨科应用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治疗技术研发的同时,我们较早建立了医工深度交互的3D打印骨科植入物设计与临床应用规范;成功开发两个软件并提出质控标准。
  项目开展以来获得国际专利授权2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5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发表相关SCI论文38篇,累计影响因子119。另外获得软件授权2项,专著两部。
  在内植物假体和技术研发的基础上,相关基础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本团队首先提出3D打印微孔假体经表面改性增加成骨活性的理念并首先研发出相关技术,率先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提出应用3D打印微孔钛合金假体修复骨缺损的创新性理念。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