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防治创新
完成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支撑项目(平台):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器官衰竭防治重点实验室

参与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所属学科:临床医学

主要贡献者:侯凡凡、谢迪、张训、徐欣、秦献辉、杨小兵、张国华、梁敏、聂晟、王国保、聂静、刘友华、周丽丽

成就简介:通过循证医学研究,揭示我国肾脏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创建慢性肾脏病社区预防策略,降低了尿毒症发病风险;建立风险预测新技术,改善肾脏病临床风险分层;创新慢性肾脏病治疗策略,延缓疾病进展。

慢性肾脏病是罹及我国1.2亿人群的常见病,具有发展至尿毒症的高度风险,治疗该病的巨额耗费使其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南方医院肾病学科通过几十年奋斗,为针对我国人群特点防治肾脏疾病做出了系统、创新的贡献。一、揭示我国肾脏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学科牵头完成了多项全国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我国主要肾脏疾病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通过“中国急性肾损伤研究”,揭示了我国成人和儿童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危险因素、预后和医疗费用;创建了根据肌酐变化参考值(RCV)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新标准,克服了现有诊断标准因忽略儿童血清肌酐值偏低所导致的诊断误差。牵头完成“中国肾活检系列研究”,揭示了过去十年我国慢性肾小球病疾病谱的变化,首次证实我国膜性肾病发病频率显著增加与PM2.5空气污染相关,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完成呈交国家卫计委的“重大疾病咨询报告”2份,为制定我国卫生防治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二、创建慢性肾脏病社区预防策略,降低尿毒症发病风险学科通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叶酸缺乏是我国农村社区高血压人群肾功能减退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该特点,开展了“补充叶酸防治中国高血压人群慢性肾损伤”的多中心、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研究(CSPPT-CKD)。首次证实在服用降压药同时补充叶酸有效降低上述人群慢性肾功能减退的风险,在治疗前已存在慢性肾损伤的人群,补充叶酸使肾损伤进展的风险降低56%。补充叶酸并显著降低高血压人群首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糖尿病患者新发蛋白尿的风险。该系列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JAMA Intern Med、JAMA、Hyperten等,为社区人群预防慢性肾脏病开出了“中国处方”,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三、创建肾脏病风险预测新技术,改善临床风险分层针对目前急性肾损伤无法早期诊断的现状,学科通过一系列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两期(试验和验证)临床队列研究,创建了检测尿液肾小管损伤生物标志物水平预测急性心肾综合征发病、发展和预后风险的新方法;建立了心脏手术后严重急性肾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建立了利用增强超声评估肾灌注量预测急性肾损伤向慢性发展的新技术。并经临床验证证实上述方法显著提高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准确性。结果发表于J Am Soc Nephrol、Kidney Int等领域顶级期刊,为肾脏病临床精准分型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四、创新慢性肾脏病治疗策略,延缓疾病进展学科通过为期5年的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首次证实RASB治疗能使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尿毒症的风险降低43%。这项由中国大陆学者独立完成的成果发表于医学排名第一的期刊New Engl J Med。该杂志社论称其“改变了晚期慢性肾脏病禁用RASB的传统理念”。论文被被内科学权威期刊Ann Intern Med(IF 19.384)列为近年 “对内科临床实践最重要的研究”之一。 结论被载入内科学和肾脏病学经典教科书。被教育部评为200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建立的治疗策略之后被全球其他研究进一步证实,被纳入国际肾脏病临床治疗指南(KDIGO,2012),在全球应用,从而更新了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实践。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心并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OAD研究),创建了RASB “向上滴定法”治疗伴有蛋白尿的肾功能不全患者,证实该治疗使慢性肾脏病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降低50%。结论被纳入国际肾脏病临床治疗指南。在全球应用。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扫码关注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